大河浩蕩潤華夏

喬磊

2020年05月07日16:27  來源:人民網-四川頻道
 

三十年前,我丫丫學語,從一些唐宋讀詩里曾背到過有關四川,有關天府美景的描述。當時不過是為了討好大人的一句夸贊,或者是一顆糖,而什么是四川卻從不曾理解。長大后有幸考上了四川大學上學,才真正走進四川,零距離接觸天府之國。直到工作畢業(yè)后,留在四川工作,徹底將自己交待在了蓉城成都,轉眼間已經十二年了。

美麗攀枝花。喬磊攝

在四川呆久了,從小吃酸的我對麻辣也有了依賴,常常吃著火鍋擼著串串,學著說四川話。對四川文化地理也逐漸了解,比如川南地區(qū)的四座城市:內江、自貢、瀘州、宜賓的別稱分別是甜城、鹽都、酒城、酒都,都和吃喝有關。又比如有一座城市,它的名字居然是一朵花——攀枝花。攀枝花學名“木棉花”,又名英雄花。據(jù)說這種花的果實需要在它成熟之前攀上枝頭去采摘,否則果實就會爆裂開來。攀上枝頭去采摘的花,當?shù)厝私凶雠手。其實攀枝花最開始叫做“渡口”,后來才改為具有當?shù)靥厣摹芭手ā钡。還有四川最高峰是位于甘孜境內的貢嘎雪山主峰,海拔7556米,自1932年以上,有24人曾經成功登頂過。

另外,我也常常思考一個問題: 四川為什么叫“四川”,而不叫”三川”或“五川”?

這個問題,不僅外省人,就連不少四川“土著”,可能也未必認真想過。心想不就是因為四川境內有四條大河:金沙江、岷江、雅礱江和嘉陵江嘛!

對此,只能殘忍告訴你,回答錯誤!

當然,我也是通過查找資料,才找到了正確的答案:四川因益、利、梓、夔四路而得名。宋代設有川峽路,后來分為西川路和峽西路。西川路后來分為益州路和利州路,峽西路后來分為為梓州路和夔州路。益州路、利州路、梓州路、夔州路,合稱川峽四路,簡稱四川。

人們之所以認為是因四條河而得名四川,估計還是離不開天府之國,雨水充沛,河流縱橫的原故。而在我的老家,則完全相反,那里常年干旱,河流分布少,植被稀疏,到處都是光禿禿一片。但是,就是在那片黃土高原上,才潤育出了一條偉大的母親河。

我的家鄉(xiāng)臨汾市,位于山西省西南部,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,素有“華夏第一都”的美譽。丁村啟明、唐堯建國、文公稱霸、三家分晉、劉淵建漢、法顯西行、槐樹移民等在中華文明發(fā)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和節(jié)點均與臨汾有著密切的關系。

黃河乾坤灣。喬磊攝

河流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濫觴。縱觀人類歷史,文明之光總是在河流的滋養(yǎng)下才能恒遠奪目,華夏文明亦然如是。黃河全長5464公里,流經臨汾地區(qū)175公里,數(shù)千年來,培育一方熱土,哺育沿岸蒼生,孕育華夏文明。

上古時期,大禹率眾治理黃河,在孟門開山破石,疏浚改道,行蹤遍及九州。他躬親勞苦,奮斗十余載三過家門而不入,終于使河水歸流,造福天下。黃河自北而南穿越晉陜大峽谷,于永和段,造化出中華大地上神奇特有的陰陽環(huán)抱地貌。傳說伏羲在兩岸仰觀天規(guī),俯察地律,創(chuàng)畫八卦,演繹易理,開啟文明,揭示了天地萬物,因陰陽交感而生的道理,奠定了中國道家哲學的基礎!兑捉洝匪疲骸疤煨薪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!背蔀槊褡逍奚砹⒌碌男袨闃顺。

“中國川源以百數(shù),莫著于四瀆,而河為宗”(《漢書》)。黃河從巴顏喀拉山一路奔來,接洮、汾、渭等10多條徑流,經山地、平川、丘陵、峽谷,壯起浩渺之勢,行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,過雄渾壯闊的黃土高原,到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,涉藏、回、蒙、漢等民族一億多人口,是流域各民族共同的命脈和母親河,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天然淵源。大禹為了治理黃河,組織協(xié)調流域內民眾進行統(tǒng)一治理,由此,各民族初步形成了對國家大一統(tǒng)的認同,為秦漢一統(tǒng)天下,建立統(tǒng)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思想基礎。黃河的終極目標是大海,穿越崇山峻嶺,歷經曲折坎坷,為達目標,矢志不移,奔騰不息。起始雖為涓涓細流,但一路接溪流納百川,形成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奔向遠方,蘊含著迎難而上、一往無前的民族精神。

黃河神獸。喬磊攝

“河”在古代漢語中專指黃河,在《史記》中稱之為“大河”,在西漢時期形成“黃河”稱謂,到唐宋時期,“黃河”這一名稱才被廣泛運用。近年來,在臨汾出土了大量上古時期、商周時期的精美玉器,據(jù)考古學家分析,部分玉器就是經由黃河輸送而來。秦漢唐宋以降,直至元明清,臨汾黃河段的商貿往來,對北方經濟社會發(fā)展,文化傳承、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在抵御外患上,臨汾黃河段的永和關、馬斗關、壺口等關隘峽口和要塞通道更是天然的屏障,是山西“表里山河”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1936年,在中華民族存亡危急關頭,中國共產黨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東渡黃河,北上抗日,在山西播下民族抗戰(zhàn)的火種。1939年,著名詩人光未然、作曲家冼星海在壺口岸邊,觀臨洶涌奔騰的黃河水,看到船夫們與狂風大浪搏斗的場景,聽到船工號子高亢的旋律,聯(lián)想到中華民族大好河山正遭受侵略者鐵蹄的踐踏,激情澎湃,熱血沸騰,譜寫出波瀾壯闊的音樂史詩——《黃河大合唱》,集中展現(xiàn)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、抵御外侮的斗爭精神。在《黃河大合唱》基礎上改編的鋼琴協(xié)奏曲《黃河》,用獨特的旋律追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,熱情謳歌了生活在黃河兩岸善良、勤勞的人們。

中華文明賡續(xù)不息,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。黃河流經的臨汾地區(qū)在中華文明發(fā)展史上影響巨大。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,丁村人就在這片土地上刀耕火種,繁衍生息,丁村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,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和文化的缺環(huán)。一萬年前的吉縣柿子灘遺址,呈現(xiàn)了中國舊石器文化的西部風格,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晚期,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和黃河中游一種獨特的區(qū)域文化。黃河臨汾段兩岸是5000多年前人文初祖黃帝活動的主要區(qū)域之一,黃帝教化人民造農具、播百谷、種果蔬、縫衣裳,開啟了華夏民族的農耕文明。黃河中游的陶寺遺址,距今4000多年,面積280萬平米,已有規(guī)?涨暗某浅,世界最早的觀象臺,氣勢恢宏的宮殿,獨立的倉儲區(qū),發(fā)掘出最早的文字,最古老的樂器,最早的龍騰圖。許多專家學者指出,陶寺遺址是區(qū)域性政治、經濟、軍事和宗教中心,是堯帝都城所在,是最早的“中國”。華夏文明發(fā)軔于黃河流域臨汾一帶成為業(yè)界共識。

臨汾薈萃深厚的文化,近年來入編全國中小學教材的就有丁村人、晉國青銅器、元代壁畫、堯廟五鳳樓、丁村民居、壺口瀑布等。傳說倉頡在黃河岸邊觀察到鳥獸的蹤跡,心生靈感,創(chuàng)造了文字。堯時的《擊壤歌》,舜時的《南風歌》,先秦時《詩經》里的《唐風》《魏風》均產生于黃河流域的臨汾一帶。春秋時期,晉立國于臨汾的翼城、曲沃一代,對當時的山西乃至全國的政治文化都影響頗深。宋代作為華夏民族文化造極之世,做詩押韻的韻轍《平水韻》最早便誕生于此。臨汾又是宋金時期全國最大的雕版印刷中心,平陽木刻版畫與天津楊柳青,蘇州桃花塢等地齊名。臨汾是中國戲曲的搖籃,元代時全國有兩個戲曲中心,一是北京元大都,一是黃河流域的平陽,全國現(xiàn)存元代戲臺共有8座,臨汾獨占5座,為全國之最。明代時從洪洞向全國18個省移民18次,遷徙人口60余萬,產生了移民文化,造就了今天全球華人的老家。明清時期,臨汾的商業(yè)文化十分活躍,“平陽、澤、潞豪商大賈甲天下,非數(shù)十萬不成富”(明·沈思孝),當時全國出現(xiàn)了33處工商業(yè)文化大都市,平陽便是其中之一。因此可以說,臨汾是一座因黃河而生,依黃河而興的城市。

黃河落天走東海,萬里寫入胸懷間。千百年來,黃河已成為文人騷客抒寫吟誦的對象,是詩詞歌賦中重要的文化意象!熬灰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!薄按竽聼熤,長河落日圓!薄鞍兹找郎奖M,黃河入海流!薄熬徘S河萬里沙,浪淘風簸自天涯!薄包S河走東溟,白日落西海!钡让娂丫鋫黜炛两,構筑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?梢哉f,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,而文明又為黃河標注著新的內涵與注腳。

不管是四川的長江,還是山西的黃河,它們都是生命的源泉,它們都是神州的脈動,它們都是華夏兒女的精神支柱。

大河浩蕩,或洶涌澎湃,或靜流如歌,洗滌歲月的鉛華,沉淀歷史的記憶,孕育無限的生機,開創(chuàng)民族的未來!

作者簡介:

喬磊,1987年出生,山西臨汾人,畢業(yè)于四川大學,現(xiàn)就職于成都某國有企業(yè)。熱愛文學事業(yè),偶有文學作品見諸于報刊。 

(責編:章華維、高紅霞)
通河县| 广西| 丰城市| 松溪县| 郎溪县| 蕲春县| 忻州市| 凭祥市| 郎溪县| 巩义市| 卓尼县| 阳城县| 清水河县| 庆安县| 长治县| 津市市| 景谷| 鄂托克前旗| 阿拉善右旗| 湘乡市| 山阳县| 舒城县| 连云港市| 邵阳县| 九龙县| 陕西省| 湄潭县| 荣成市| 凤阳县| 安西县| 衢州市| 蒙自县| 澜沧| 丹棱县| 宜良县| 苍溪县| 滕州市| 米泉市| 海淀区| 武夷山市|